浅谈机械密封件技术的发展过程
随着机械设备的不断发展,他背后的密封件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为我们的社会建设作出重要贡献,最重要的是它的存在和发展让机械设备运行的更平稳,值得我们应用和发展。
实际上密封件能够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是因为它的发展历史悠久,紧跟着时代的潮流,实力在不断地创新发展中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在科技的创造下迸发出不一样的花火,为了让大家更好的了解,下面小编为大家剖析下密封件的发展历程:
中国工程机械密封技术发展已经走过50多年历史,从最开始的艰难起步到如今的飞速发展,中国工程机械密封件技术为中国工程机械产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以橡塑密封件为应用主体的工程机械密封件技术的发展过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1.起步阶段(1960-1970年)这期间的中国工程机械产品液压系统的工作压力大致为12-14mpa。采用的密封系统用密封件有:0形橡胶密封圈(nbr);铁壳一牛皮旋转油封;波纹钢皮十
软木十金属弹簧的端面密封;石棉盘根;石棉十橡胶密封垫片;v形密封圈(牛皮十酚醛十胶木);v形密封圈(nbr十夹织物〕:软会属密封垫片等等。
2.创业阶段(1971-1980年)在此期间生产的中国工程机械主要产品的液压系统工作压力大致为14-3.5mpa。其密封系统中采用的密封件以橡塑密封件为主,淘汰了牛皮、石棉纤维及波纹钢皮十软木的端面密封。主要型式d为:0形密封圈(nbr、fkm);履带d底盘用浮动油封(金属环干0形图);d内包骨架旋转油封川br、fkm、zacm)。液压与气动往复运动密封件d则有0形密封圈(nbr、fkm);u形密d射圈(nbr、au、bu):v形密封圈(nbr十夹织物);杯形密封圈(nbr十夹织物)等。在这10年间,为适应诸如工程机械、锻压机械等采用中、高压液压技术的发展需要,由原机械部组建了7个专业橡塑密封件生产厂。另外,为推进中国密封技术的发展,于1975年和1979年组建了“全国液压、气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一和"全国液压、气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橡塑密封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与旧iso/tci3/sc7对应)以及摩擦学会流体密封分技术委员会。
3.巩固和发展阶段(1981-1990年)国产工程机械主要产品的液压系统的工作压力达到了16-40mpa,其密封系统采用的密封件形式仍以橡塑密封制品为主。主要型式有:o形密封圈(nbr、fkm);履带底盘用浮动油封(o形图十金属环);润滑密封履带用密封组件(nbr+au):内骨架和外骨架旋转油生十(nbr、fkm、acm、epdm);组合密封垫圈(nbr+金属);液压缸活塞和活塞杆动密。封用同轴密封组件(ptfe+nbr);旋转轴用动液压回流油封(nbr、fkm、acm);以及工作压力为1?3mpa的耐压型旋转油封(nbr、fkm);双向介质旋转油封(nbr、fkm)、液o压缸活塞用带支承环双作用往复d动密封组件(nbr+ptfe+pom)等。
4.高速发展阶段(1991年以后)工程机械和其他中、高压液压行业先后引进了大量的产品制造技术,促进了国外密封商家进入中国密封件市场的步伐。国外资金及技术的进入,提高了我国密封工业的总体水平。